蒂鲁凡那塔普兰:档案记录显示,早在以嫁妆为名的残酷折磨和骚扰被听说之前,一位有远见的南印度女王就在昔日的特拉凡科王子邦主动规范嫁妆威胁。
摄政女王高里·帕瓦蒂·白质疑婆罗门社区要求过高的“varadakshina”(在某些社区用于嫁妆的词)的做法,并于1823年颁布了一项法令,限制其数量。
1815年至1829年期间统治特拉凡科(现喀拉拉邦南部)的女王做出了革命性的决定。
历史学家指出,这一法令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她介入了当时的社会实践,并做出了有利于本国妇女的决定,即使她没有完全禁止嫁妆。
鉴于近年来喀拉拉邦各地不断发生的野蛮袭击事件和一系列与嫁妆有关的妇女自杀事件,这项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皇家法令在喀拉拉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这样的事件是,一名女医生在未婚夫要求更多的黄金、豪车和房产作为嫁妆后退出婚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被指控的医生被逮捕,后来被保释。
女王在19世纪颁布的皇家法令,现在可以在国家档案馆找到,它表明,甚至在两个世纪前,这种威胁就已经深深植根于这个国家的这个地区。
在她的历史命令中,Parvathi Bai女王指出了19世纪婆罗门社区中“Namboothiri”和“potti”部分妇女的困境。
关于当时的社会习俗,她进一步说,根据王邦的现行制度,社区里的女孩应该在10-14岁的年龄范围内出嫁。
她说:“社区里的许多家庭无法把女儿嫁出去,因为新郎要1000-2000法南(一种钱)作为嫁妆。”
她发出严厉警告,不要给予或索取超过700“kaliyan fanam”(一种钱)作为“varadakshina”。
该法令敦促社区中的每个人都遵守王室行政部门的决定,并表示,违反该决定的人将被移交给法院,并根据该国的法律受到惩罚。
有趣的是,摄政女王,多才多艺的特拉凡科国王斯瓦特希·蒂鲁马尔的母亲的妹妹,是第一次任命教师普及教育并出版“granthas”(书籍)的人。
著名历史学家T P Sankarankutty说,由于没有太多的历史文件可以证明嫁妆习俗在特拉凡科盛行,摄政女王的皇家法令是一个重要的法令。
他说,在这项法令中,它特别提到了婆罗门社区普遍存在的“varadakshina”习俗,因此它可以被视为一份具体的文件。
一般来说,当时的王公和王后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家法令具有重大意义,”大学学院历史系前主任Sankarankutty告诉印度托拉斯。
印度共产党(毛主义)高级领导人和前卫生部长K K Shailaja认为,严格的中央法律和一场激烈的运动,将要求和接受嫁妆视为一种严重犯罪,对于至少改变目前的社会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她说,这个国家并不缺乏立法来打击嫁妆威胁或确保妇女的平等待遇和正义,但如果社会的态度不改变,这些立法就没有用。
“在议会或议会上通过立法是不够的。应该在公民和社会的心中灌输一种吸收他们积极成果的精神状态,”Shailaja告诉PTI。
在国家获得独立和喀拉拉邦成立后,1961年通过了一项禁止嫁妆的法案。
2004年7月,邦政府修订了1961年的《喀拉拉邦嫁妆禁止法》,取代了1992年的《喀拉拉邦嫁妆禁止规则》。
在一些与嫁妆有关的死亡事件震惊了整个邦之后,两年前,LDF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制作为婚姻一部分的嫁妆赠送和接受的做法。
它修改了《禁止嫁妆条例》,在所有14个地区任命“禁止嫁妆官员”,作为采取严厉措施打击这种做法的一部分。
2021年,总督阿里夫·穆罕默德·汗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禁食,敦促人们根除这一威胁。
邦警察还发起了“对嫁妆说不”等运动,作为打击针对女性的嫁妆暴行的措施之一。
有话要说...